普洱茶性,究竟寒凉温热?在与茶友的一次聚会中,话题从中医的“寒凉平温热”理论,延伸到了对茶品属性的探讨。席间,一位茶友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:“普洱新制古树生茶性温”,这与我们日常的认知大相径庭。据他所言,这一说法源于古籍记载。秉持着“于不疑处有疑”的探究精神,我们开始查阅相关资料,竟真的找到了几处记载。
《云南志》中提到,“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,其上产茶,性温味香,名普洱茶”;《元江府志》记载“普洱茶,出普洱山,性温味香,异于他产”;《梵天庐丛录》也写道“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,性温味厚”。然而,在古代文献中,多数对茶叶的记载将茶性归为“寒”。例如,《茶经》称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”,《本草纲目》亦指出“茶苦而寒,阴中之阴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”。为何普洱茶会被认为性温,独树一帜?且这种“性温”的普洱生茶如今为何不见踪迹?
继续深入古籍,我们在《南诏备考》中发现了不同的描述:“普洱府出茶,产攸乐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蛮专、慢撒六茶山,而以倚邦、蛮专者味较胜。味苦性刻,解油腻牛羊毒,虚人禁用。苦涩,逐痰下气,刮肠通泄”。这里提到了著名的古六大茶山,而普洱茶的茶性被描述为“味苦性刻”,这与我们现今对普洱茶的认知更为接近,却与上述三种认为普洱茶“性温”的古籍记载相悖。
那么,普洱茶究竟是寒性还是温性呢?最准确的判断方法无疑是通过品饮。在工艺制程正确的前提下,以原料来源划分,现在我们喝到的新制生茶,台地生茶性偏寒,古树生茶性偏凉,这是基于品饮和身体感受得出的经验。显然,新制普洱生茶“性温”的说法,与我们日常的品饮感知相冲突。难道古人的记载有误?他们又是如何得出普洱茶“性温”这一结论的呢?
《本草纲目》中的一段记载给了我们启示:“真茶性冷,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却疾”。这里提到的“蒙山出者”,应是如今的蒙顶黄芽,属于黄茶。黄茶经过闷黄制程,儿茶素发生氧化与异构化,降低了茶叶的苦涩,茶品的寒性也随之下降。由此可见,茶性的变化并非取决于茶种,而是制程。那么,普洱茶的“性温”是否也与制程有关呢?
1953年至1954年,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对傣族制作生产茶品的传统工艺进行调查,大致区分出三种形态:第一种是“杀青→揉捻→晒干”,即晒青毛茶,这与大众认知的少数民族传统制法相同,将鲜叶放入热锅内手炒杀青,至颜色转深绿色时倒在竹席上以手揉条状,再摊均晒干;第二种是“杀青→揉捻→后发酵→晒干”,在干燥前,将杀青揉捻好的茶叶装入竹篓中进行后发酵,使其转成红褐色,隔日再日晒干燥,此过程类似渥堆,但无洒水增湿步骤,成品为黑褐色,有些类似红茶,香气、口感与晒青毛茶大有不同;第三种是“杀青→初揉→后发酵→晒干→复揉→晒干”,在杀青后,先将80%以上茶菁揉成条,装入竹篓进行后发酵,隔日摊在竹席上晒至半干时,再将未完全揉成条状的偏老叶部分复揉一次,而后晒干。
显然,第一种制程工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洱生茶,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制程如今已不多见,它们的工艺复杂度高于第一种,茶叶经过明显发酵,制程类似乌龙茶或红茶。经过这样的工艺,茶叶的茶性自然趋向于“温”,“味香”也是必然结果。结合古籍、近代普洱茶历史与茶品推测,在1956年以前,不少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存在制前发酵程序,这或许就是古籍中记载普洱茶“性温”的原因。
在旧时,普洱茶并未像现在这样广泛进入全国饮茶者的视野,多数民众对其缺乏准确认识。上述三种截然不同的制程,制成的茶品却都被称为普洱茶。当时,普洱茶的制作工艺相较于中国其他茶区相对原始、粗糙,主要消费者是边疆牧民,即便在清代成为贡茶,也主要用于煮制奶茶。而且,由于普洱茶的杀青温度较绿茶、黄茶低,第二、三种普洱茶制程均以多酚氧化酶参与的酶促氧化为主,而黄茶因杀青温度高于普洱茶,其“闷黄”工艺更多是通过湿热作用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。
综上所述,古籍中记载的“性温味香”的普洱茶,应是经过发酵制程制作的茶品,而“味苦性刻”的普洱茶,则是现今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普洱生茶。